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畜牧獸醫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十四五”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現將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主要內容
《方案》共4章9節,包括三部分主要內容。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統籌環境保護與畜牧業發展,按照“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原則,以種養結合為抓手,完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機制,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監管,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奠定堅實基礎。到2025年,全省畜禽規模養殖比重達到88%以上,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維持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臺賬建設率達100%,取得排污許可證的畜禽規模養殖場按照排污許可證要求自行監測覆蓋率達100%,完成國家下達的大型規模養殖場氨排放總量削減任務。
(二)主要任務
圍繞“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3個過程,提出了9項重點任務。一是優化養殖布局,包括嚴格環境準入管理、優化畜禽養殖空間布局、促進畜禽養殖規?;l展等3項任務。二是加強過程管控,包括推動畜禽規模養殖場規范化管理、強化規模以下畜禽養殖糞污處理管控、鼓勵探索氨氣減排等3項任務。三是強化末端利用,包括加強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全量化利用、推動規模以下養殖戶畜禽糞污就地就近還田利用、健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機制等3項任務。
(三)保障措施
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制度、創新金融支持、注重宣傳培訓等4項保障措施。
主要亮點
(一)明確部門分工,加強會商聯動。壓實責任,細化了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畜牧部門的職責分工,優化了工作合力。明確建立健全部門會商聯動機制,加強信息共享,每年聯合開展實地檢查
(二)強調以地定養,優化養殖布局。《方案》結合實際,按照“以地定養、種養對接”原則,堅持以土地承載力優化養殖布局,推動養殖產能向土地承載潛力大的區域轉移;在土地承載潛力小的區域,重點發展高效循環農業;在土地承載力超載區域,嚴格控制新增畜禽養殖規模。
(三)加強過程管控,推動養殖場戶規范化建設。為實現精準管理,探索推進規模場分級,實施差異化管理,依托智慧畜牧平臺,加強與直聯直報系統信息共享共聯,實現一場一碼、精細化管理。指導督促規模以下養殖專業戶配建糞污收集處理設施,將規模以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資源化利用納入當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協同推進。
(四)強化減污降碳,推動糞污資源化利用。以減污降碳為目標,推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削減主要污染物對外環境的排放,健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機制。要求畜禽規模養殖場制定年度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計劃,建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臺賬。推動規模以下養殖戶畜禽糞污就地就近還田利用。
(五)加強環境執法,推動養殖場戶落實主體責任。依法對畜禽養殖行業實施排污許可分類管理。依法依規查處無證排污、不按證排污、未按證開展自行監測、污染防治設施配套不到位等環境違法行為。